杂谈随笔

从窥探“xx位共同好友关注”里看到的事

亚文化似乎总是《水浒传》式的梁山好汉,常常以惊世骇俗的挑战者姿态出场,最后在不断的解构和诠释中被主流文化有效收编。

最近我司编辑部门内最耳熟能详的笑谈莫过于:12月初因为“我永远不知道答案,就像我永远不知道……”这一tag无缘无故上了抖音热搜,引来了大批新关注者,从而被莫名封号的悲惨故事。



但俗话说“危”与“机”并存,在这一事件后,我和编辑乱跑不约而同地看上了这个“天赐选题”。


乱跑的文章分析了人们参与这一tag的心态,而我则将此事件视为“亚文化与大众文化的一次碰撞”,想从文化和历史的角度来谈一谈两者之间该如何共存。


赫伯迪格在《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中提到,亚文化并非一成不变,在时间的长河里,亚文化常常和主流文化互相转化。


例如,80年代的磁带,曾经是风靡年轻人间的主流文化,但随着技术的进步,如今还在收集使用它们的人寥寥无几,变成了一种小众的亚文化。



例如,我读大学时,“弹幕”只是一种小众文化,但如今,在各大视频网站以及直播等流媒体的推动下,它大有成为大众文化的趋势。



如果我们承认“文化是流动的”,常常有“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的现象,那么我们便会发现,亚文化和主流文化在流动时无可避免地会发生碰撞



可能是温柔地,随着时间悄无声息地更迭;也可能是剧烈地,反抗和挑战式的冲撞。


赫伯迪格认为,在这样陈年累月的碰撞中,所有的亚文化最后都只面临两条出路:要么是融入主流品质之中,从而成为一种大众文化和主流文化;要么是失去反抗性,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成为一种个体的乌托邦。


在BDSM亚文化中,这样的对立也有印证。


2010年,论坛时代,当时最火爆的天涯论坛里出现了一篇帖子,叫作《SAVE紫竹铃》,大概是说在某网游中,一名女玩家被同工会的其他玩家囚禁,每天做着各种tj和洗脑实验,希望有人可以人肉出她的地址并去解救她。


原贴已被删除,只有各种衍生贴能管中窥豹


这个帖子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一天之内被盖楼十几万层,并逐步扩散至虎扑、贴吧、微博等社交平台,最后引发媒体关注。


但由于不知事情真假且证据太少,发酵一段时间后,没有任何实质性结果出现,再加上媒体报道时使用了“性nue”、“大玩S¥#M”等字眼,许多人开始将无处安放的怒气撒到了这一群体头上。


经历过那个时代的人可能有印象,当年的“天涯观光团”堪称最初代的网络暴力,无数论坛用户顺着指引找到了贴吧、微博等等BDSM群体的大本营,结结实实地“观光”了一回。


当时许多微博大号被观光团按在地上摩擦,被辱骂、无意义的评论盖了几万楼,再被反复举报至封号;当时我常去的“恶魔六点”贴吧,也被“爆吧”爆了几万条帖子,导致发帖和评论系统直接瘫痪。


这无疑是一次亚文化和主流文化间“激烈”且“不友好”的碰撞,这种碰撞带来的撕裂和伤害是很大的。


它事实上造成了赫伯迪格所预言的后一种结果,BDSM群体开始更加地封闭,更加地隐藏自己,更加地不敢向人袒露自己参与了这一亚文化。也导致了现在大家发现一个公众号有几名好友共同关注后都变得如此“兴奋”。



1989年,英国发生了著名的“spanner案”。数名实践BDSM的男性在自己的公寓被捕,罪名是“发生实际身体伤害的非法袭击”,但所有的被捕者均陈述这些伤害行为出于“自愿同意”。


最后法官仍认定他们有罪,刑期最高的被判了4年半。



同年,美国的一场离婚官司里,一名孩子的抚养权被判给了女方,而法官给出男方失去抚养权的理由仅仅是:男方有BDSM的爱好,可能有潜在的暴力倾向,不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


这两次也是大众文化和亚文化的“激烈碰撞”,而且已经撞到法律层面去了。



但这些事件却造成了赫伯迪格所预言的前一种结果。这两次次判决引起了BDSM群体内部的大讨论,他们一边讨论BDSM者的群体形象为何如此的低劣,明明大部分参与者都受过高等教育且财务状况良好;另一边,他们开始讨论如何挽回BDSM的大众印象,如何让大众意识到这不是妖魔鬼怪。


最后讨论出来的结果,就是达成了我们今天所认可的,现代BDSM文化的基本共识:SSC原则(安全、理智、知情同意)


这一原则包含了主流文化所需要的“平等、爱、和平”等特质,和大众文化开始接近,也让许多原本排斥的人开始摘掉有色眼镜来看待它,从结果上促使了它从小众变得更大众。


那么除了激烈的碰撞,有没有温和的碰撞呢?


有。且相较于激烈的碰撞,温和的碰撞通常带来的效果是较好的。


例如旧金山举办每年一度的“Folsom Street”活动,是目前世界上最成熟的针对恋物、BDSM、皮革、乳胶衣的亚文化商业活动。


Scenes From Folsom Street Fair 2021


它对所有人都持开放态度,这很大程度上温和地促进了主流文化和亚文化之间的交融,即使你很香草,也可以纯粹把它当成一个旅游景点,买张票进去游玩,说不定就开启了自己新世界的大门。


 


回到国内,其实我们努力地写公众号,做演出,也是想要实现这种“温和的碰撞”,让大家意识到这一小众文化和大众并不是对立的。


开头提到的“抖音出圈”,其实在我个人看来,还是不够温和,不是我理想中的“交融”的方式,因为它产生了“打扰”,只要它上了热搜,就打扰到了许多对此不感兴趣的人。


在我的理想中,小众文化和大众最温和的碰撞方式应该是——“既不打扰对此不感兴趣的人,又能准确触达所有对此需要的人”。


现实地讲,便是“对此不感兴趣、觉得厌烦和打扰的人,这方面的内容不应该出现在他们的信息流中;而对此需要的人,又应该让他们一搜就能找到相关的知识和科普,避免不必要的弯路。”


当然,要做到这样的理想状态很难,需要无限地、细节地将它不断解构成接近大众审美的东西。


《亚文化:风格的意义》一书举了许多例子,亚文化似乎总是《水浒传》式的梁山好汉,常常以惊世骇俗的挑战者姿态出场,最后在不断的解构和诠释中被主流文化有效收编。


百年前的雷鬼乐如此,朋克如此,弹幕文化如此,说唱文化如此,可能BDSM文化也会如此。


这一趋势不以个人意志为改变,在目睹它不可阻挡的同时,我们能做的也许仅仅是让其过程变得更加“温和”。


– 完 –

本篇文章来源于微信公众号: 绳师48号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